专论与综述

  • 人工湿地处理污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姚淑君;李怀正;叶建锋;傅威;

    在对国外人工湿地处理污泥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基础上,讨论了湿地处理污泥技术应用中污泥脱水及稳定化的效果、出水水质、设计参数及运行管理事项,从而为人工湿地处理污泥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参考,同时初步提出了该技术在国内推广应用时所需继续研究的方向。

    2009年06期 v.28;No.124 1-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污染水体净化与生态修复中水生植物光合、呼吸特性研究进展

    吴小慧;张勇;何岩;张一璠;黄民生;

    水生植物因生长快、生物量大、吸收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污染水体净化和生态修复。文章归纳总结及分析了水生植物光合和呼吸特性及其与污染水体净化和生态修复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水生植物在水体治理工程上的科学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9年06期 v.28;No.124 5-7+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8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天然水体中铝形态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王文东;杨宏伟;蒋晶;王晓昌;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铝形态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天然水体中常见的铝形态分析方法按组形态和单形态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对各种铝形态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及使用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

    2009年06期 v.28;No.124 8-1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K]
    [下载次数:5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地表水处理中的河岸渗滤作用

    张舒婷;刘冰;张会宁;于鑫;

    河岸渗滤作为一种简单廉价的自然过滤系统,在欧美各国的供水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介绍了河岸渗滤系统在国际上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以及该工艺的优点;分析了河岸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消减机制;对氮化合物、水生病原体、蓝藻和蓝藻毒素、人工合成有机物等污染物的良好去除效果;最后展望了其在我国现阶段水质条件下的应用前景。

    2009年06期 v.28;No.124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给水处理

  • 长江原水厂SCADA系统

    李国平;

    为了满足长江原水厂的日常运行以及对长江口盐度变化的实时监测需要,长江原水厂SCADA系统主要由厂内调度系统、盐度监测系统组成,并使用DDN和ADSL双线冗余向原水公司传输数据,以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RSView32和Webaccess人机监控组态软件为平台,保证了原水供应的安全。

    2009年06期 v.28;No.124 18-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凝结水精处理运行控制方式探讨

    游喆;陆培平;黄兴德;赵凤娟;

    分析了氯离子对机组热力系统的影响,阐述了精处理混床运行状态与水汽品质的关系:即精处理混床出水随着氨的泄露,氯离子随之增加,并导致水汽系统氢电导率上升。提出凝结水精处理混床宜采用氢型方式运行,可有效控制氯离子的泄露,确保给水水质。

    2009年06期 v.28;No.124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臭氧-生物沸石处理湘江微污染原水试验研究

    王云波;郑思鑫;胡国华;稂友明;

    根据湘江水源水的特点,进行了臭氧-生物沸石的除污染组合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优臭氧投加量为2.2mg/L左右,氧化接触时间为15min,水力负荷为2.3m/h左右。此时该工艺CODMn、氨氮的去除率平均分别为53.6%和86.1%,从而为微污染源水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009年06期 v.28;No.124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1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饮用水中三卤甲烷生成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王晋宇;陈玲瑚;赵辰;苏岩;伏俊奕;

    为研究饮用水中的三卤甲烷生成的影响因素,对苏州地区三水厂出厂水和部分管网水中三卤甲烷总量、高锰酸盐指数、水温等水质指标进行了检测,并考察了这些指标与三卤甲烷总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出厂水中三卤甲烷总量与水温和高锰酸盐指数有非常显著关系,三水厂出厂水水温和三卤甲烷总量之间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均达0.90以上;三水厂出厂水高锰酸盐指数以及和三卤甲烷总量之间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615,0.5961,0.6346,均大于显著性水平为0.01时的临界值;三水厂加氯量和出厂水三卤甲烷总量之间也存在显著性关系;而管网水中三卤甲烷总量随配水管网长度的增加呈明显上升趋势。

    2009年06期 v.28;No.124 30-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2K]
    [下载次数:6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生物活性炭工艺去除长江原水中有机成分的研究

    朱晓燕;吕锡武;刘武平;周克梅;

    以长江南京段原水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水处理出水水质和生物稳定性为目标,研究了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指标和氯苯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并从有机物分子量的角度研究了生物活性炭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机制。中试试验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炭工艺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对CODMn,UV254,溶解性有机碳(DOC)及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BDOC)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2%,50%,40%和82%,对氯苯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也较为明显,去除率为40%左右。生物活性炭工艺对各个分子量区间的去除效果都比较好,对原水中占多数的小于1k的溶解性有机物(DOM)去除效果尤为显著。

    2009年06期 v.28;No.124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4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废水处理及回用

  • A/A/O工艺全流程节能途径与对策

    路晓波;王佳伟;甘一萍;汪慧贞;范岳峰;

    A/A/O工艺因其较好的除磷脱氮效果而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之中。但是目前工艺设计主要是基于负荷稳定条件下的经验参数确定,往往趋于保守,因此造成了能耗的浪费。文章从A/A/O工艺的特点出发,研究了全流程的水力损失,从而提出了进水提升泵设计的优化方案。其次,针对耗能最大的鼓风机单元,提出了溶解氧和出水氨氮的精确控制节能方案。最后从二沉池优化运行的角度从发,利用状态点分析法,提出了外回流节能的措施。

    2009年06期 v.28;No.124 39-4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8K]
    [下载次数:6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藻类技术在污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

    邢丽贞;马清;李哿;张金玲;

    介绍了高效藻类塘、水力藻类床、固定藻等藻类技术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从多方面分析了藻类净化污水的原理以及藻类技术存在的优势与弊端,指出作为一种分布广泛的生物资源,藻类技术应用于经常规二级处理后碳氮比偏低而氮磷浓度偏高的污水的深度处理,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2009年06期 v.28;No.124 44-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5K]
    [下载次数:14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分散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工艺试验研究

    方沛南;许航;陈卫;郑晓英;杨金虎;

    针对分散生活污水低浓度难处理的问题,进行了固定床接触氧化(FAST),周期循环式生物膜(CASBS)和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AO-MBR)三种工艺处理校园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FAST、CASBS和AO-MBR工艺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9.3%、84.9%和90.9%,对NH3-N去除率分别为85.5%、91.2%和95.8%,FAST工艺处理成本较低,吨水处理成本仅有0.68元,CASBS工艺脱氮除磷效果占优,对TN和TP的去除率为51.8%和76.7%,AO-MBR工艺对浊度和SS去除效果明显,其出水含量分别为0.21NTU和1.95mg/L。三种工艺出水水质均稳定,COD、NH3-N、SS和浊度等指标均达到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2009年06期 v.28;No.124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8K]
    [下载次数:2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磁化处理对水中藻类的去除效果研究

    史春琼;黄光团;周鼎;李振颖;杨耀磊;沈勤;

    采用强磁场对藻类含量高的水体进行磁化处理,探讨了磁化处理过程中水样流速、循环时间、藻类初始浓度对磁化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磁化处理对藻类的去除有明显的效果,通过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在水样流速为3.78m/s,循环时间为360min时,藻类的去除效果比较好。

    2009年06期 v.28;No.124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0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壳聚糖凝聚去除景观水中微囊藻的研究

    翟玥;杨哲;安阳;陈雪初;王欣泽;孔海南;

    考察了壳聚糖原位除藻的效果及可行性。对pH范围为5.5~7.0,藻浓度大于5.0×105cells/mL的模拟含藻水,壳聚糖投加量与藻浓度比大于0.5mg:(106cells/mL)、壳聚糖投加量>0.5g/m3时,OD650去除率可以达到90%以上。而对相同藻浓度的实际景观水,当壳聚糖投加量与藻浓度比大于0.8mg:(106cells/mL)、壳聚糖投加量>0.8g/m3时,OD650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通过现场围隔实验,研究了壳聚糖凝聚除藻与遮光工艺相结合的处理效果,即投加壳聚糖凝聚沉淀藻细胞后进行遮光处理,使沉入水底的藻类由于失去光源而不再上浮,逐渐死亡。与无遮光处理围隔组对照,发现除藻效果有明显提升,显示了该工艺的可行性。

    2009年06期 v.28;No.124 58-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净水信息

  • 欢迎订阅2010年《上海水务》杂志

    <正>《上海水务》是集城镇供水、排水、水利于一体的水务行业技术刊物,创刊25年以来连续出版了94期,现已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2009年06期 v.28;No.124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跨国公司逐鹿中国低碳市场

    <正>"大型跨国公司非常看重中国低碳经济市场,同时愿意承担更多碳排放减排义务。"近300家跨国公司齐聚江西南昌,为进一步逐鹿中国低碳和生态经济市场探路。宝洁、壳牌、西门子等知名跨国公司纷纷表示,目前各公司已开始在各自专长的领域各显神通,希望能在第一时间打

    2009年06期 v.28;No.124 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金山—水厂二期工程

    <正>工程内容:1、取水泵站1座20万m3/d2、原水管线8.6km3、扩建净水厂一座20万m3/d4、清水管线44km5、扩建增压泵站3座工程投资:

    2009年06期 v.28;No.12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港垃圾填埋场排水工程

    <正>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于2009年11月批复同意老港垃圾填埋场排水工程工程地址:上海南汇东滩工程排水明渠、涵管及相关配套设施

    2009年06期 v.28;No.12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上海审议《饮用水源保护条例》(草案)——有望在年内通过

    <正>目前,上海市共有饮用水水源70个(包括在建、拟建的饮用水水源),其中重点饮用水水源4个(黄浦江上游、陈行水库、青草沙、崇明东风西沙)。《上海市饮用水水源保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保护范围从黄

    2009年06期 v.28;No.12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设备与材料

  • 应用硫酸铝强化纳米铁降解硝酸盐效果的正交试验研究

    李大鹏;徐斌;夏圣骥;严烈;田富箱;

    利用正交试验对投加硫酸铝条件下纳米铁降解水中硝酸盐氮的效果进行了详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铁投加量是影响硝酸盐降解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反应时间、混凝剂的量、硝酸盐的初始浓度以及pH值等。投加硫酸铝后可有效促进纳米铁钝化保护层溶解和电子、离子迁移速率,从而大大提高硝酸盐降解速率。最后在优化工艺条件基础上,探讨了温度对于纳米铁降解硝酸盐速率的影响。

    2009年06期 v.28;No.124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0K]
    [下载次数:2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船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能测定方法探讨

    刘芬芬;孙海军;徐宏涛;刘小杰;

    分别测定了七种强碱性I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电力行业标准DL/T953—2005条件下(95℃、100h恒温水浴)和接近实际运行水温条件下(70℃、90d恒温水浴)的耐温性能,并通过上述实验结果探讨了船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能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船用阴离子交换树脂耐温性能的测定可采用强碱基团交换容量下降率为考核指标;建议采用DL/T953—2005中的测试方法对树脂的耐温性能进行初步筛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实际使用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耐温实验选出耐温性最佳的树脂。

    2009年06期 v.28;No.12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分析与监测

  • 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检测水中呋喃丹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施俭;俞红俭;傅荣杰;

    使用安捷伦TC-18(2)反相色谱柱和固相萃取小柱SampliQC18,固相萃取-柱后衍生-高效液相色谱的方法测定水中呋喃丹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灵敏度高、精密度好,能满足生活饮用水中呋喃丹痕量的检测要求,饮用水和纯水中高低两种浓度呋喃丹的加标回收率都在8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6.8%~13.5%,呋喃丹的检出限为0.033μg/L,低于国标0.125μg/L的检出限。直接进样400μL的试验结果表明,饮用水和纯水中10μg/L呋喃丹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8%和92.5%,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3%和16.2%,呋喃丹的检出限为0.47μg/L,高于国标0.125μg/L的检出限,但非常适合突发水质污染时的应急检测。

    2009年06期 v.28;No.124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2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