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之言

  •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构建与评估

    徐亚同;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农村地区地表水体的保护和美丽乡村的建设至关重要,目前尚鲜见有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的规范性构建与评估的标准等参考材料。文中根据作者多年来在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与教训,介绍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构建的要点和投运后对处理系统进行评估的方法和建议,以供相关专家和操作管理人员参考借鉴。

    2021年04期 v.40;No.232 1-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3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成果专栏

  • 形成针对太湖流域三类水源的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典型和新型污染物的协同控制

    楚文海;杨旭;周子翀;张瑞华;肖融;尹大强;

    太湖流域是我国典型的水质缺水型地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面临较大挑战。"十三五"水专项"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技术与综合管理技术集成研究"课题梳理了太湖流域饮用水专项实施以来的课题及关键技术,针对太湖流域水源水质特征和区域供水特征,通过水源水质评估、关键技术遴选、工艺协同优化和示范工程验证,形成了针对太湖流域三类典型水源水质特征的分类综合解决方案,实现了典型和新型污染物的协同控制,以期为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为国家饮用水安全保障战略实施提供可借鉴的方案。

    2021年04期 v.40;No.232 6-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9K]
    [下载次数:5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采用金泽原水的水厂工艺集成优化关键技术研究成果

    刘爽;王铮;武珉辉;沈雪;于建伟;陈洪斌;

    围绕金泽水库水源特点,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成果基础上,针对金泽水源运行水厂存在的耗氧量、三卤甲烷总量超上海地标风险,浑浊度、嗅味物质等偏高,出厂水有抗生素检出的问题,进行金泽原水水厂工艺集成优化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水厂前后臭氧投加优化、活性炭滤池运行优化以及水厂消毒方式优化,出厂水浑浊度不高于0.15 NTU,2-MIB、土臭素不高于5 ng/L,三卤甲烷总量不高于0.5,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率不低于60%,出厂水水质稳定达到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2021年04期 v.40;No.232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管网消毒、清洗、非开挖修复诊断与评估技术

    刘辛悦;沈玉琼;杨坤;翁杰;朱佳华;白晓慧;

    随着城镇化和水厂集约化发展,供水管网规模逐步扩大,输配距离增加,停留时间延长,水质在管网输配过程中发生一定程度的恶化。面对高品质饮用水的供水目标和要求,亟需加强供水管网水质安全保障能力。在"十二五"水专项供水管网水质安全多级保障与漏损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协同管网多级消毒、冲洗、修复,集成供水管网水质调控技术,有效保障供水管网运行安全,为供水企业提供管网运行维护和管理的措施及依据。

    2021年04期 v.40;No.232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4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水源与饮用水保障

  • 天然沸石与纳滤组合工艺处理铜突发污染的应用

    赵焱;武睿;郭卫鹏;钟健宇;甘振东;梁恒;

    纳滤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分散式饮用水深度处理,能解决饮用水苦咸化,盐碱化或微污染等常规水处理工艺无法规避的用水风险,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还能有效应对重金属等突发污染风险。但重金属污染易加重纳滤膜污染,需要增设预处理装置加以缓冲,实现纳滤装置的长久稳定运行。而天然沸石具有良好的筛分性能和吸附性能,能够有效缓冲重金属对纳滤装置的冲击。试验以重金属铜为例,证明水中铜离子会造成纳滤不可逆污染比例增加,不利于系统稳定运行;天然沸石对铜离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静态吸附试验表明天然沸石对水中铜离子的最大吸附量为3.03 mg/g,通过正交试验合理设计吸附预处理,能够有效为纳滤工艺提供安全进水,保证纳滤进水铜离子浓度低于10 mg/L。实践工艺中,吸附预处理能有效缓解纳滤膜不可逆污染,而且吸附-纳滤组合工艺对铜离子及部分其他重金属离子表现出良好的处理效果。

    2021年04期 v.40;No.232 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2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曝气生物滤池-超滤组合工艺处理高氨氮高有机物原水的效果

    雷晓玲;梁寒;杨程;魏泽军;颜海;

    以重庆某水库水为对象,考察了曝气生物滤池-超滤组合工艺对高氨氮、高有机物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试验装置运行期间,进水COD_(Mn)平均值为7 mg/L,出水COD_(Mn)平均值为3.5 mg/L,COD_(Mn)平均去除率为50.0%;进水氨氮平均值为0.65 mg/L,出水氨氮平均值为0.12 mg/L,氨氮平均去除率为81.5%。组合工艺对COD_(Mn)和氨氮的平均去除率较曝气生物滤池分别提高了26.9%和11.4%,较常规絮凝-沉淀工艺分别提高了20.0%和58.5%,原水经曝气生物滤池-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后,其氨氮、COD_(Mn)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的相关要求。

    2021年04期 v.40;No.232 31-3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5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预氯化对原水管道含氮污染物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周正协;徐巧;何建荣;刘志刚;许航;陈桃源;

    利用原水管道模拟装置,研究了前置预氯化工艺对原水输送过程中含氮污染物转化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预氯化过程能够有效促进原水管道中硝化反应的进行,而较高浓度氯(>1.5 mg/L)则会使硝化过程受抑制。原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浓度增加率随着加氯量的增加而升高,且水体中亲水性小分子DON比例也明显增加。投加低浓度氯(0.5~1.0 mg/L)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原水管道内壁生物膜的微生物多样性,而投加高浓度氯(>1.5 mg/L)则会明显降低微生物多样性。预氯化后,部分耐氯菌门(如厚壁菌门)及菌属(如假单胞菌属、食酸菌属、不动杆菌属)占比逐渐上升并趋于稳定,变形菌门及硝化螺旋菌门在加氯后占比逐渐下降。

    2021年04期 v.40;No.232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7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次氯酸钠在长距离原水管中辅助减阻的工程效应

    朱杰;匡海鹰;王海明;蒋怀德;徐琛宇;邹浩;

    水力模型是对管网执行常态化水力分析的重要工具。为了寻找原水管道水头损失在短期内发生巨变的原因,结合模型软件和原水生产参数进行模拟分析。基于水力计算数据和业内的研究成果,确认原水管的摩阻系数会因水体中藻类密度的差异而发生变化,且蓝绿藻和预处理阶段投加的次氯酸钠反应生成的多糖高聚物会降低管道输水阻力。文中案例间接佐证了不能以完全相同的方法分析清水管网和原水管网,在对原水系统模拟分析时,需综合考虑藻类发生密度和预处理投加药剂对管道阻力系数的影响,需密切跟踪阻力变化以满足随时可取用的模型工况条件。

    2021年04期 v.40;No.232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乙草胺

    黄允河;吴春玲;张立亚;

    建立了直接进样-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水源水和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的分析方法。样品经0.22μm聚偏氟乙烯滤膜过滤后,直接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乙草胺在0.10~5.00μg/L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该方法检出限为0.02μg/L。实际样品在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8%~105%,相对标准偏差为1.6%~5.9%。该检测方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水源水和生活饮用水中乙草胺的检测。

    2021年04期 v.40;No.232 49-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N-甲基甲酰胺

    何园缘;张德明;张凌云;刘波;

    为应对突发水质污染,建立高灵敏度的水中N-甲基甲酰胺(NMF)测定方法,采用0.45μm水系滤膜过滤水样后,结合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C-NPD)直接进样分析。采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NMF在0.01~1.0 m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9 4,方法检出限为0.007 mg/L。在纯水和工业废水样品中,配制3个水平的加标样品,浓度分别为0.05、0.10、0.25 mg/L,其平均回收率在86.5%~120.3%,相对标准偏差为1.63%~8.43%。方法前处理简单高效,灵敏度高,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NMF的测定。

    2021年04期 v.40;No.232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污水处理与回用

  • 农村分散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探讨

    孔进;张百德;宋玉亮;

    通过对农村污水排放规律和污染特征的分析,针对大部分农户居住地分散、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特点,提出组团处理模式,将相邻家庭的污水收集到一起共同处理,该方法既可以均化水量和水质,还可以降低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和维护成本。另外,主张农村厕所采用源分离排水系统,从源头对黄水、褐水进行分类收集,再通过技术手段回收其中的营养物质用于肥田。同时,阐述了目前常见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并指出低耗是农村污水处理发展的主要方向,处理工艺应力求简单,便于维护管理。

    2021年04期 v.40;No.232 5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8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电化学除磷系统的工艺运行条件优化

    周小燕;时海建;张刚;

    近些年来,电化学除磷工艺日益兴起,通过构建电化学除磷工艺中去除率的影响因素模型,分析了工艺运行条件与去除效果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工艺运行条件进行了优化设计。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电化学除磷系统中的除磷反应符合二级反应关系;磷酸盐去除率与停留时间、极板间距和电流密度等运行参数有关。试验结果表明,磷酸盐去除率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停留时间的拐点可表达为:t=[L/(7.25×10~(-5)kJ)]~(0.5);随着极板间距的增大,磷酸盐去除率随之下降,极板间距的拐点可表达为L=3.63×10~(-5)kJt~2;电流密度与去除率成正相关关系,依据磷酸盐出水浓度C=C_0exp(-1.45×10~(-4)k Jt~2/L)模型控制电流密度可以实现特定的磷酸盐去除率。研究成果揭示了电化学除磷工艺运行条件对运行效果的作用规律,为工艺的设计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1年04期 v.40;No.232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降雨对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李晶;

    以上海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系统研究了降雨对污水厂进水p H值、COD、NH_4~+-N、TP和TN等污染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污水处理厂接收到雨水的24 h内,进水中COD、NH_4~+-N、TP和TN的浓度均升高,并在不同时段出现峰值,说明进水污染物的浓度在短时间内受降雨的影响较大。对比全年雨天和旱天的差异情况,COD、NH_4~+-N和TN质量负荷差异不明显,TP在雨天的质量负荷普遍高于旱天,但雨天和旱天TN/TP差异不大,说明雨天高质量负荷的TP对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未造成显著影响。

    2021年04期 v.40;No.232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6K]
    [下载次数: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其他水系统研究与应用

  • 淡化海水的矿化方法浅析

    王琳;张程贻;牟春霞;

    淡化海水可补充淡水资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淡化海水中盐分很少,缺乏人体必需的Ca~(2+)和Mg~(2+),且水质不稳定,会对现有城市供水管道造成腐蚀。分析后处理矿化过程的需要,对比总结添加药剂法、掺混法和溶解矿石法几种矿化方法,并对未来的矿化研究提出要求。

    2021年04期 v.40;No.232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2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臭氧精确投加控制系统

    沈恺乐;李宗强;

    自来水厂采用臭氧化工艺时臭氧投加量通常由生产经验判断确定,缺乏一定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根据浙江省T水厂150组实际运行样本数据,选用BP神经网络构建臭氧投加系统的前馈控制模型,能够在给定的工艺参数条件下较好地预测出水水质情况,也可根据进水水质情况和预期出水水质目标对所需的臭氧投加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臭氧投加模型可以满足不同的水质变化,模拟精度较高,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进一步提高供水安全性、节约制水成本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为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运行的自动化控制提出了新的理论思路。

    2021年04期 v.40;No.232 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8K]
    [下载次数: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水厂臭氧发生器的经济运行分析

    刘佩青;姚青;沈华;皇甫新星;

    水厂深度处理精细化管理有待提升,能耗和运行成本可进一步降低。结合某水厂深度处理工艺,投加的臭氧发生浓度为6%~12%,预臭氧投加量为0.6 mg/L,后臭氧投加量为0.8 mg/L,水体余臭氧浓度小于0.2 mg/L,分析臭氧发生器的最佳经济运行工况点。结果表明,不同臭氧发生浓度,臭氧-生物活性炭滤池深度处理工艺对高锰酸盐指数的去除率在64%~70%。当臭氧发生浓度为9%时,液氧消耗和电能消耗之和最低,运行成本为11.31×10~(-3)元/m~3。对比最低臭氧浓度6%投加,运行年费用可节约29.89万元。对比实际生产投加臭氧浓度7%,运行年费可节约5.85万元。

    2021年04期 v.40;No.232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下载次数:2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城镇居住小区人均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方法与应用

    刘战广;

    从居住小区选择、水质采样检测、流量测量、用水量调查、数据分析等方面提出了系统的城镇人均生活污水污染物产生量测算方法,并针对某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水系统服务范围内两个未设化粪池的居住小区A和B开展了连续一周的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小区生活污水的水质波动范围较大,周末污染物浓度较工作日高。具有代表性的小区B总排口污水的COD_(Cr)、BOD_5、NH_3-N、TN、TP平均值分别为687、294、32.6、40.7、5.42 mg/L,与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相近。根据小区用水量数据和人口普查数据得到小区B的人均用水量为88.8 L/(人·d),污水排放系数取0.85时,计算小区B的人均COD_(Cr)、BOD_5、NH_3-N、TN、TP产生量平均值分别为51.90、22.18、2.46、3.07、0.41 g/(人·d),低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中城镇污水的设计水质。调查范围较小、用于计算的排污人口当量数据偏高可能是人均用水量和人均污染物产生量偏低的主要原因,应采用流量测量、入户调查等方式获取更准确的人均污水量,扩大调查范围可以进一步减小误差。

    2021年04期 v.40;No.232 90-9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工业水处理

  • 不锈钢在水处理设备中的应用及其酸洗废水处理工艺

    刘国伟;应琦琰;邹婷;胡涛;陈子豪;陈璟;刘洪波;

    不锈钢作为一种耐腐蚀耐磨的材料,因其优越的性能在水处理领域中得到广泛使用。我国正处于不锈钢产能调整时期,不锈钢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的拓展丰富,其生产过程也应符合环保标准。不锈钢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主要为管材、容器、机械设备和水处理材料,一方面应寻求不锈钢应用的新领域,另一方面需在不锈钢应用的成本、技术和适用性上改进。不锈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洗废水须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其处理工艺有待进一步优化改良,并提高酸洗废水的资源化回收率,降低处理成本。

    2021年04期 v.40;No.232 96-100+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4K]
    [下载次数:4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聚硅酸铁钛絮凝剂制备及焦化废水混凝处理试验

    齐文豪;王淑军;王旭明;杜志平;

    制备无机-无机多元复合型絮凝剂聚硅酸铁钛,通过正交试验考察Fe∶Ti、(Fe+Ti)∶Si以及碱化度对混凝能力的影响,将其应用于焦化废水生化出水的混凝处理,并研究其对焦化废水中有机物的特性去除以及混凝过程中絮体粒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配比为Fe∶Ti=7∶1、(Fe+Ti)∶Si=6∶1、碱化度=0.8的絮凝剂混凝能力较优;投加量为600 mg/L时,对焦化废水生化出水中浊度、DOC、COD_(Cr)和UV_(254)的去除率可以分别达到95.7%、24%、46.4%、36.1%,并且对其中长链羧酸、长链酰胺类以及类富里酸与酪氨酸类芳香性蛋白质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

    2021年04期 v.40;No.232 101-105+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城镇给排水工程设计案例专栏

  • 水厂沉淀池改造方法与应用分析

    张家銘;韩庆祥;奚影影;张云海;

    针对传统沉淀工艺在水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总结沉淀池改造成功案例,得出改造方案。完善进水区以降低进水流速,提高布水均匀性;通过延长排泥车行程等方式改造排泥系统以解决"跑矾"现象;针对不同的水质问题,可考虑平流-斜管组合池、浮沉池、水平管沉淀技术等来提高水处理效果。通过进水口、排泥系统以及沉淀池型3方面改造可有效提高沉淀池进水稳定性,解决排泥不畅的问题,增强对低温低浊水以及含藻水的适应性。在未来,沉淀池改造仍应以进水口、排泥系统以及沉淀池型3方面改造为主,并适当借鉴国外的高效沉淀技术,以提高对原水的处理效果。

    2021年04期 v.40;No.232 106-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6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双膜法在瑞源水厂处理氟化物和硫酸盐中的应用

    奚影影;韩庆祥;张家銘;张云海;

    武城县瑞源水厂以南水北调东段末端调蓄水库大屯水库为水源,原水中氟化物和硫酸盐超标,采用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工艺并不能去除氟化物和硫酸盐,此次水厂升级改造采用超滤-反渗透双膜法对活性炭滤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膜车间出水与活性炭池出水以1∶2勾兑后,氟化物浓度≤1 mg/L,硫酸盐浓度≤250 mg/L,水质达标,运行稳定。通过对工艺设计参数及运行效果现状分析,总结了双膜法在工艺设计及水厂运行方面的经验,建议工程设计处理氟化物和硫酸盐时采用双膜法,运行时加强数据监控,及时进行清洗护理工作,以延长膜组件使用寿命,降低水厂运行成本。

    2021年04期 v.40;No.232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MSBR工艺在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以江苏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梁郡;

    江苏某县因地形限制需新建污水处理厂,总规模为10万m~3/d,近期规模为5万m~3/d,出水水质需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该厂对脱氮要求较高,且拟建地块的吨水用地指标偏低。通过工艺比选,生物处理工艺采用高度集约化的MSBR工艺,深度处理工艺采用滤布滤池,介绍了相关设计参数。MSBR采用7池构型,设计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6.2 h,回流污泥可在泥水分离区进行脱氮。该厂实际运行后,出水水质达到设计的一级A标准,出水NH_3-N浓度低于1.0 mg/L,去除率为97.9%;出水TN浓度为10.98 mg/L,去除率为65.4%。全厂吨水用地指标为0.611m~2/(m~3·d),低于传统生物二级处理工艺,单位处理成本为1.28元/m~3。MSBR工艺适用于脱氮要求高和用地紧张的工程项目。

    2021年04期 v.40;No.232 121-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2K]
    [下载次数:1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污水处理厂优于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设计案例——以深圳某污水处理厂为例

    沙超;

    深圳市某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20万m~3/d,提标改造工程需将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B标准提升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的"准Ⅳ类水标准"。提标改造工程对现有生物反应池处理能力进行充分复核,根据复核结果确定了MBBR的改造方向以提高氮类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同时,增设磁混凝沉淀池+超滤膜的组合深度处理工艺进一步去除SS和TP。本工程总投资为2.84亿元,提标改造后污水厂新增单位经营成本0.57元/m~3。本工程主体部分于2018年建成通水,各项出水水质指标稳定达标,重点关注指标SS、TN、NH_3-N、TP的去除率分别由改造前的96%、52%、89%、89%提高至99%、75%、98%、98%。本项目采用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参数可供同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参考。

    2021年04期 v.40;No.232 127-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下载次数:6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某购物中心餐饮废水处理设施改造工程

    刘晓晓;赵明杰;刘晓静;付兆兴;栗勇田;

    针对河北省某购物中心原餐饮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不足,出水污染物不达标等问题,在原废水处理设施基础上进行优化改造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30 m~3/d,采用预处理系统+AO-MBR一体化处理工艺。实际运行结果显示,该整改工程出水稳定,主要污染物COD_(Cr)、SS、动植物油、NH_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5.2%、96.7%、97.8%、73.5%和78.1%,均可稳定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 B级标准,废水处理成本约为1.12元/m~3,具有良好的综合经济效益。

    2021年04期 v.40;No.232 13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清时捷”供排水企业运行及管理成果专栏

  • 微污染水库原水的消毒副产物控制

    张华军;李梓楠;高海燕;李梅;姚晴晴;谈巍;

    上海市南汇自来水厂从青草沙水库取水,原水加氯后在输送途中反应生成的消毒副产物(DBPs)使得原有处理技术和工艺难以达到上海市的新版地方标准DB31/T 1091—2018,为此,需要进行研究改进DBPs的控制方法和工艺。试验以水厂原水为研究对象,分析活性炭的吸附、多点加氯等工艺对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温度与消毒副产物产生的关系。研究发现,投加粉末活性炭15~20 mg/L后,三卤甲烷(THMs)的控制效果明显,即使加氯量达到3 mg/L,THMs也不超过0.15mg/L。多点加氯可以有效降低前期加氯造成的消毒副产物生成量,水温升高使得余氯量明显降低,从而影响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消毒后的水样中三氯甲烷浓度约为其他组分的一倍,控制三氯甲烷的生成是控制THMs的关键。本研究推荐采用添加粉末活性炭、控制水温夏天方法来削减南汇自来水厂出水中THMs的总量,研究也为自来水厂消毒副产物的控制提供了实操性的建议和技术依据。

    2021年04期 v.40;No.232 139-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3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层住宅二次供水泵房噪声控制方法与应用实例

    何建荣;周正协;徐巧;刘志刚;水永;柳叶潇;

    随着城市高层住宅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人们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二次供水加压泵房噪声问题已成为目前城市内噪声的一个突出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二次供水泵房噪声产生的原因、特点及治理方法进行探讨,并结合宁波市住宅小区泵房噪声治理工程实例及应用效果分析,为二次供水泵房噪声控制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旨在解决二次供水泵房引起的噪声扰民问题。

    2021年04期 v.40;No.232 149-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4K]
    [下载次数:1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投稿须知

    <正>《净水技术》聚焦市政给排水与工业水处理,常设栏目:净水技术前沿与热点综述、水源与饮用水保障、污废水处理与回用、工业水处理技术、其他水系统研究与应用、城镇给排水工程设计案例专栏、供排水企业运行与管理成果专栏等。稿件内容要求来稿需为原创,不存在抄袭、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现象。来稿一般不超过8,000字(包括图、表、参考文献),报道的成果需论点明确、观点新颖、方法合理、数据可靠、推理符合逻辑且文字精炼。1、以综述为主要内容的论文应做到文献与时俱进(以5年内文献为主)、综述逻辑清晰,并提出独到的见解、思考、展望。

    2021年04期 v.40;No.232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净水技术》新媒体平台

    <正>上海《净水技术》杂志社是一家长期服务水务行业科技出版,技术推广,情报咨询,科普服务的专业学术平台集成机构,以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生产运营提升、构建大众科普桥梁为己任,为水务行业提供人才培养和情报支撑,为科研院校提供成果推广和技术交流,为产品厂家提供产品宣传和广告发布,为社会公众提供科普知识和实用信息。净水技术致力于打造水务领域集行业资讯和学术科技于一体的媒体平台,目前建设有传统媒体《净水技术》杂志以及微信订阅号,微博,今日头条,网易号等新媒体平台。截至目前,中国知网全球浏览和下载的机构用户数超2,130家,月下载量逾10,000次;微信等新媒体端月阅读量逾70,000次。

    2021年04期 v.40;No.232 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十三五”水专项“湖州南太湖水源供水区饮用水安全保障综合应用示范(2017ZX07201003)”课题成果介绍

    <正>为全面提升太湖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十一五"水专项在无锡、苏州、嘉兴、上海等城市开展了系统的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应用,"十二五"期间同时兼顾考虑了吴江、宜兴和湖州等城市。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是"两山理论"的诞生地。"十二五"水专项虽然已经延伸到了湖州南太湖地区,然而无论其研究的深度还是研究的广度,与太湖流域其他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明显,湖州南太湖地区依旧是太湖流域综合治理中的短板。

    2021年04期 v.40;No.232 154-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1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