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论与综述

  •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林红军;陆晓峰;梁国明;高维珏;

    AnMBR是有效结合膜分离技术和厌氧生物处理单元的新型高效水处理技术。这一技术在保留厌氧技术诸多优点的基础上,由于引入膜组件实现了高效的固液分离效果,还带来了一系列优点。文章介绍了AnMBR的发展历史、结构配置及特点,并阐述了AnMBR在人工配水、食品加工废水、工业废水、含高浓度固体废水及市政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AnMBR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

    2007年06期 No.112 1-6+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K]
    [下载次数:1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8 ] |[阅读次数:0 ]
  • 烷基酚类内分泌干扰物污染现状及去除研究进展

    刘易;夏四清;陈玲;王荣昌;赵建夫;

    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是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已报道的内分泌干扰化学物质达100种左右,烷基酚类物质是一类重要的内分泌干扰物,具有雌性激素效应,广泛地分布于环境当中。笔者重点分析了烷基酚类物质在国内外天然水体,自来水,再生水以及生活污水的污染现状,综述了该类物质的主要去除方法,并探讨了该领域进一步研究重点与方向。

    2007年06期 No.112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9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进展

    刘敏;郑广宏;

    城市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有机物、氨氮浓度高的难处理废水。针对垃圾渗滤液有机物的难去除性,许多国家开始采用氧化技术来对垃圾渗滤液进行直接处理或深度处理。论文在阐述氧化处理技术的分类和原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各种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当前应用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所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2007年06期 No.112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反渗透膜清洗过程中的污染评价

    靖大为;江海;仲怀明;徐平;

    提出了反渗透膜系统及膜元件污染评价的概念。基于膜元件三大指标的离散性,强调了离线膜清洗时元件出厂测试指标对于污染评价的意义。基于膜系统初始运行指标,明确了膜系统污染评价的两个基本方法。

    2007年06期 No.112 15-1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4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给水处理

  • 砂滤池冲洗功的剖析

    岳舜琳;高乃云;

    滤池冲洗水所做冲洗功可分为剪切功,膨胀功和碰撞摩擦功。文中给出了三者的计算式,对一个滤池砂层的计算结果说明;碰撞摩擦功较剪切功对去除砂粒污泥的贡献较剪切功大得多。

    2007年06期 No.112 19-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3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稳定型含氯消毒剂对饮用水消毒的实验研究

    梁江浩;罗冬浦;杨毅;肖贤明;

    研究了一种稳定型含氯消毒剂的消毒特性及其在水中的稳定性。发现所用稳定型含氯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比次氯酸钠弱,但消毒作用持续时间长,在水中的半衰期长达9d,而次氯酸钠只有2h,经有效氯为2mg/L的稳定型含氯消毒剂消毒后的水,可在开放条件下抑菌时间长达12d,而次氯酸钠不到2d。稳定型含氯消毒剂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2007年06期 No.112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可变因素对高效絮凝沉淀工艺的影响特性试验研究

    芮旻;张明德;许嘉炯;沈裘昌;郑国兴;查人光;

    通过小试模拟中置式高密度沉淀池工艺运行过程,研究了多种可变影响因素对有外部循环污泥的高效絮凝沉淀工艺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活性污泥的投加显著地提高了原水的脱稳效果和颗粒絮凝效果。同时,对于除浊而言,存在一个合适的污泥投加量范围;混凝剂投加量对浑浊度去除有较大的影响,且该工艺下混凝剂投加量增大降低了出水中有机物的含量;试验中较低的聚丙烯酰胺(PAM)投加量即能改善出水浑浊度,随着PAM投加量的增大,出水浑浊度反而升高,当PAM在泥和水中的投加比例为1∶1时,出水浑浊度为最优。同时,采用正交实验考察了不同因素对高效絮凝沉淀工艺的处理效果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出影响试验出水浑浊度的显著性顺序依次为:聚合氯化铁投加量>机械絮凝搅拌转速>活性污泥投加量>PAM投加量。

    2007年06期 No.112 25-2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2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低压静电用于循环冷却水阻垢的实验研究

    全贞花;王春明;李兵;陈永昌;马重芳;

    对低压静电处理循环冷却水的阻垢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采用动态监测污垢热阻的方法进行了结垢与阻垢实验,并对溶液的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压静电处理循环冷却水对换热表面的结垢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实验中仅需2.2W功率就可达到100%的阻垢率。低压静电水处理不同与其它物理水处理技术,它可降低溶液的硬度、碱度、电导率及pH值,是一种主动的抗垢技术。被处理溶液中发生的微电解反应使更多的污垢晶体在处理器中聚集并生长,而不是沉积在换热表面,从而起到阻垢作用。

    2007年06期 No.112 30-33+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8 ] |[阅读次数:0 ]
  • 饮用水二氧化氯-氯/氯胺联合消毒工艺的研究进展

    易芳;吴立波;王启山;刘善培;

    联合消毒工艺是近些年来饮用水消毒处理的新动向。该文对国内外二氧化氯-氯/氯胺联合消毒工艺的科研成果进行概括和总结,指出二氧化氯-氯/氯胺联合消毒工艺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需解决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2007年06期 No.112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8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废水处理及回用

  • 反硝化脱氮工艺补充碳源选择与优化研究进展

    蔡碧婧;谢丽;杨殿海;周琪;顾国维;

    碳源是制约生物脱氮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城市污水碳源不足,需要考虑碳源补充提供反硝化电子供体,开发各种新型碳源作为生物反硝化脱氮工艺可选择的碳源,如工业废水、初沉污泥水解产物、植物秸秆等,或改变工艺优化系统碳源。结合国内外对于反硝化碳源补充的研究成果,对反硝化脱氮速率以及动力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不同碳源的选择和优化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2007年06期 No.112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22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9 ] |[阅读次数:0 ]
  • 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浓度对错流速度及传氧速率的影响

    张杰;王志伟;

    研究了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中污泥浓度与膜面错流速度以及传氧速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污泥浓度的提高使传氧速率系数下降,当污泥浓度从4.5g/L变化至21.5g/L,传氧速率系数从0.565降低至0.155。根据气液反应器理论进行传质分析表明,传氧速率系数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污泥浓度增大引起了混合液粘度增大所致。同时污泥浓度的上升会导致膜面错流速度的降低,不利于控制膜污染。

    2007年06期 No.112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0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波降解低浓度邻硝基苯酚废水的研究

    刘新勇;林逢凯;胥峥;

    分别采用超声波(US)和US/H2O2降解含低浓度邻硝基苯酚(ONP)的水溶液,考察了ONP初始浓度、US频率和功率、溶液的pH值、降解过程的搅拌、H2O2的加入量以及H2O2投加方式等各种影响因素对ONP降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ONP的超声波降解反应属于表观一级动力学反应;随着ONP初始浓度的增加,ONP的降解速率和去除率均减小;提高超声波的频率和功率可促进ONP的降解;溶液pH值的降低可提高ONP降解速率;超声降解过程中的搅拌会降低ONP降解速率;H2O2的投加则显著提高了ONP的去除率,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

    2007年06期 No.112 46-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0K]
    [下载次数:1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流向对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洗浴废水效果的影响

    王荣;陈学民;

    研究了不同流向对曝气生物滤池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挂膜时间要略小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从CODCr,LAS主要污染物指标的去除效果上看,上流式要优于下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且所需气水体积比小,承受水力负荷大,沿水流方向相同滤层高度的去除率高。两种流向的曝气生物滤池,对洗浴废水处理后各项指标符合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0-2002。

    2007年06期 No.112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净水信息

  • 净水信息

    <正>11月7日,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三期暨防汛墙改造工程,在普陀区长风绿地4号地块举行开工典礼,标志着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进入崭新的阶段。苏州河整治三期工程计划总投资为31.4亿元,主体工程2008年完成后,将进一步改善苏州河水系水质,实现苏州河下游水质与黄浦江水质同步改善,苏州河支流水质与干流水质同步改善,促进水生态系统的恢复。工程包括苏州河市区段防汛墙加固改造和底泥疏浚工程、苏州河水系截污治污工程、苏州河青浦地区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苏州河长宁区环卫码头搬迁工程四个项目。据悉,三期工程的实施,将使苏州河水质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系统进一步恢复,基本建成两岸绿色走廊,滨河地带成多功能复合的街区。

    2007年06期 No.112 50+69+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设备与材料

  • BOD微生物传感器检测仪(BODs)研究进展

    李洛娜;周颖;蔡琦;李捷;

    介绍了BOD微生物传感检测仪(BODs)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在分析BODs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水质测定中的优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其核心部分——微生物膜的研究现状以及制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BODs研究现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分离挑选广谱高效的微生物菌种、改进固定化技术及选择合适的固定化材料。

    2007年06期 No.112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6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密度澄清池(DENSADEG~)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净水厂中的应用

    石瑾;孔令勇;王鲲命;张隽;

    介绍了高密度澄清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和主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的工程应用分析了其运行效果,结果表明高密度澄清池具有占地面积小、土建投资省、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2007年06期 No.112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14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壳聚糖的改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何微娜;相波;李义久;

    综述了近几年国外对壳聚糖改性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重金属捕集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重点介绍了交联壳聚糖、N-酰化壳聚糖、多胺类接枝壳聚糖、氨基酸接枝壳聚糖、含硫壳聚糖衍生物以及其它杂环接枝壳聚糖的合成和对多种金属离子的捕集情况。今后研究方向为:根据物质结构和性能的关系,开发更加稳定、高效、低毒的产物,并实现生产工艺的绿色化和无污染化。

    2007年06期 No.112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分析与监测

  • 地表水细菌总数检测方法探讨

    徐飞;叶友红;江迎春;刘洋5;

    采用3种不同接种方法检测地表水细菌,对比检测结果表明:传统的倾注法检出率低;涂布法菌落分布不均,影响计数;采用新的接种方法—双层培养法不仅检出率高,而且菌落分散,有利于计数。3种方法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增加培养基营养成分和稀释时增加检样量均能提高细菌检出数量。

    2007年06期 No.112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4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原子荧光法测定聚合氯化铝(铁)中砷和汞的方法探讨

    吴杰;方黎;苏宇亮;曾锦明;

    对原子荧光法测定聚合氯化铝(铁)(PAC和PAFC)中砷和汞的多种样品处理方法进行比较,推荐采用1+1王水溶解样品,硫脲预还原,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的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砷0~60μg/L、汞0~6μg/L,相关系数在0.999 7以上;检出限为:砷0.10μg/L、汞0.05μg/L;样品加标回收率:砷93.2%~98.5%、汞94.0%~103.0%。该方法简单、快速,可同时测定PAC和PAFC中的砷和汞。

    2007年06期 No.112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的启动和运行研究

    何淑英;胡宗泰;徐亚同;何国富;李继香;

    分析了郑州市五龙口污水厂卡鲁塞尔2000氧化沟工艺的特点,介绍了这种工艺现场启动方式和运行条件,并对启动和运行时期的水质状况进行了比较。此工艺的启动期为一个月左右,进入正常运行后处理效果稳定,具有良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功能。

    2007年06期 No.112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7K]
    [下载次数:7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